注:以上僅是片段畫面,如需查看更多,請聯系在線客服。
自2016年3月首批人員進點,承擔2號機組建設任務的安徽電建二公司管理團隊,經受住越南當地持續的潮濕與高溫,智對資源匱乏、交通不便、語言不通等挑戰,筑牢防線勇戰新冠,用智慧和勇氣建設“一帶一路”標桿工程,用真誠與汗水澆灌中越友誼之花。
1、優質履約樹標桿
如何用好中國企業的優秀建設經驗,實現海外項目優質履約?安徽電建二公司項目管理團隊念茲在茲,積極探索。他們對當地物資供應、設備租賃、屬地用工等方面進行了系統調研,結合越南外部條件及市場特點,創新管理,保安全,抓質量,促效率,創文明。
“我們把國內積累的實踐經驗與現場實際相結合,引入先進管理理念和標準,逐步‘滲透’,融入創新,效果很好?!表椖坎控撠熑吮硎?。
項目部實施區域化管理、可視化管理,使職工于耳濡目染中接受施工標準、管理要求等各類信息,并采用無人機和視頻監控系統、二維碼質量追溯系統,立體化加強項目管控。一以貫之的安全、質量與技能培訓,提高了屬地人員責任意識和工作技能。適時開展知識競賽和技能評比,中方員工和屬地員工同登領獎臺,共享榮耀。大型圖牌美觀醒目,雙語宣貫,項目文化氛圍濃郁。煙囪航標漆、升壓站、干煤棚更成為現場一道道靚麗的風景線,先后獲總承包方和業主方授予的“先進集體”、“工程質量亮點牌”、“先進班組”等多項榮譽。
2、“戰疫”之下保生產
2020年初,新冠疫情來勢洶洶,施工現場人員不足、技術儲備不足,設備物資、施工機械進場延遲,項目履約面臨嚴峻挑戰。
當疫情襲來,每個人都無法置身事外;抗疫保生產,每個人都義無反顧地成為主角兒。項目部職工華磊和王煜搭檔當起了“赤腳護士”,檢查現場職工身份狀況和精神面貌,了解詢問是否有咳嗽、嘔吐等癥狀,測量體溫、分發口罩,每天給辦公區、生活區、食堂、公共廁所等區域消毒,忙得不亦樂乎;卞正星化身“外賣小哥”,給返廠暫時隔離人員定時送盒飯、新鮮水果和生活用品;安全員姚新生當起了越南籍員工的義務講解員,耐心解釋病毒傳播途徑和疫情防控要點,幫助他們逐漸消除對疫情的恐慌,越南籍員工阮氏清灣、黎氏深等主動請纓,協助開展疫情防控工作。
遠隔千里,300多天不曾回家,是一種怎樣的體驗?項目部員工顏金金告訴我們:“想家是必然的,但既然投身海外,就要耐得住寂寞,沉得下心來,全力以赴做好分內的工作”。項目部職工代常龍由于疫情趕不上舉辦自己的婚禮,延遲了婚期;職工楊濤濤孩子剛出生一個星期就來到了這里,如今說起已滿周歲的孩子,臉上寫滿了愛意,“再堅持幾天,等機組168結束了,就可以回家了!”眼里含著淚,嘴角帶著笑,建設者們用最真實的表情,詮釋著這一年里最美的堅守。
3、攜手架起友誼橋
“記得四年前首批人員進點,這里滿目荒涼,一片泥濘,如今電廠展雄姿,周邊商鋪林立,偏僻的小鎮日漸繁華。光陰不負,值得自豪!”項目部員工小李在日記里寫下這樣的話。
越南海陽電廠的建設,帶動了當地相關產業的發展。廠區外一條寬敞平整的馬路筆直地通向遠方,這條路原本顛簸破損,是建設者們精心修理、加工后的“杰作”;一家家飯館、商店風發泉涌,透著濃濃的煙火氣。越來越多的屬地工人來到現場工作,他們的工資標準已經從2017年的平均每天20萬越南盾,漲到如今平均每天35萬越南盾,生活在改善,交流更密切,友誼更深厚。
“我每天從家到項目部需要一個小時的時間,路程雖然遠,但是我更愿意選擇中國企業工作。這里的管理更加人性化,我也能學習到更加專業的知識?!表椖坎繛樗谏顓^安排了休息間,每月定額報銷話費,更讓她愉快的是,中越員工通力合作,密切配合,不分彼此,工作中時時感受到來自中國伙伴的信任和友誼。
象黎氏深這樣的越籍員工還有很多,體會著中國企業帶來的愉悅和安全感。工地上最熱鬧的日子,就是每逢中國傳統節日,大家一起學唱中國歌、學寫毛筆字,品嘗月餅、香粽等中國美食,在豐富多彩的集體活動中,感受中國文化魅力,品味中越友誼。而最有意義的事,就是中越工人齊心協力,共同打造這座惠民生、助發展的“一帶一路”重點工程。
歷經四年多的辛勤耕耘,這座現代化的電廠在建設者的手中寸寸成型,節節拔高,即將為越南當地經濟發展輸出清潔電能。時光記錄著中國能建建設者們在“一帶一路”上的最美風華。
四川龍騰多媒體文化有限公司為制作策劃的活動、設計的展廳、企業宣傳片制作、品牌策劃均根據具體項目要求量身打造,加之國企央企宣傳片報價涉及到合同協定機密內容,不方便對外展示,如需咨詢國企央企宣傳片報價等相關事宜請聯系在線客服或撥打客服電話173-8198-8978